|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1)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早年投笔从戎,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长达40年之久,超过了清朝立国以来任何一位首辅人物。但李鸿章一生虽有宠于朝廷,却有愧于国家,一生连签卖国条约,生前生后均遭世人唾弃。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曾写道:“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以中国当时的国势,“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辩之理,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无论后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如何,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上,很有自己的一套外交手腕,但同时,他的很多做法也屡遭时人所弊诟。李鸿章何以可以忍受种种屈辱而完成自认为有意义的使命呢?其中,是怎样的心理动因支持着他的行动呢?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年),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就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着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鸿章错在对洋人讲“诚”字
李鸿章早年也是一条血性汉子,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例如,他曾因为恩师曾国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脱离曾府,也曾因常胜军统领戈登(英国人)不服管治而力除其军权。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辱,李鸿章早在1865年就在给朱九香的书信中疾呼:“外国猖獗到这种地步,吾辈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强,那么中国将何以自立!”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2)
李鸿章之所以后来越活越窝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误信了曾国藩的一席话。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鸿章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就是说虚夸大言,先声夺人的意思)。曾国藩沉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诚’字。诚能打动人,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也一定会受感化的。”李鸿章听后顿表衷心接受,此后与洋人交往无不“诚”字当先。
例如,李鸿章在任北洋大臣时,一位德国海军将领到访天津,邀请李鸿章参观他的军舰,李鸿章欣然同意。不巧参观那天刮大风,海上运行不便,那位将领就建议取消此次约会。不料李鸿章为显诚意,毅然携带一名翻译登上小艇到达德舰,令那位德国将领激动万分,对李鸿章说:“中堂真乃守信之人,如此坚毅,实在是可敬可佩!”李鸿章的种种诚信表现曾获得外国列强的广泛赞扬,他们一致视李鸿章为与大清谈判的唯一对手。美国总统格兰特对李鸿章更是惺惺相惜,声称他是远东第一名相。
李鸿章自从念上了曾国藩的“诚字经”后,便一味强调对洋人讲诚信,却不力求洋人对他讲诚信,这是他最大的心误!从心理学角度讲,李鸿章的心误是定式思维的典型恶果!所谓定式思维,就是指个人十分明显的认知、判断导向。它会使人看问题十分狭隘、片面,人不惜否认或曲解事实来自我辩解,思维定式还会使人形成思想僵化,偏听偏信,甚至是自欺欺人。
李鸿章对洋人讲“诚”字以便迎奉老佛爷
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协为宗旨,公开声称:“办理洋务,以了事为要义。”例如,在处理1875~1876年的“马嘉理事件”中,李鸿章明知英国在整个事件中,不仅有违两国条约,也有悖万国公法,却为了“了事”而曲与周旋,签订了《烟台条约》,满足了英国10多年来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在处理1885年的中法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一味妥协求和,甘心出卖国家利益,签订了《中法新约》,使中国虽胜犹败。而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李鸿章更是使中国尽失颜面,丢了台湾不算,还赔给日本两亿多两银子!
对于李鸿章的绥靖政策,许多人都坚决反对过,这当中有他的政敌(如左宗棠)、下属(如刘铭传)和朋友(如曾纪泽)。特别是曾纪泽,他虽是曾国藩的长子,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于1880年出使法、俄,坚决抵抗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压。在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他也坚决主张抵抗法国侵略,后来竟因此被撤去驻法公使职务。1886年回国后,他又遭受李鸿章的排挤打击,最后抑郁而死。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3)
对于朝野的批评,李鸿章一向是既不退缩,也不辩驳,一切我行我素,因为他认定这都是必要的妥协。因为他认定这一切,都是为了老佛爷。
就心理学而言,李鸿章能够一意孤行,是其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的作用。它泛指个人对不合实际或不符个人理念的事物加以歪曲,以去除焦虑,获得内心平静的手段。而李鸿章的合理化机制突出表现为竭力迎奉老佛爷(慈禧太后)的旨意,虽万死而不辞。由此,只要是老佛爷认可的事情,李鸿章就是再被辱骂,再被误解,也心安理得。这既是他合理化机制的根源,也是他心理素质之所在。由此,他与慈禧太后的关系远远超越了恭亲王、翁同、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却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慈禧太后并非一个英明的太后,她为满足私欲而再三扰乱晚清的政局!
梁启超曾评论李鸿章说:“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李鸿章事事迎奉老佛爷慈禧太后,既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
李鸿章的误国心结分析
李鸿章的心误一来在于对骗子讲“诚”字,对强盗讲良心,如此与虎谋皮,何以真正做到“外敦和好”?!二来在于他对昏主讲“忠”字,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愚忠。在这一错误认知的引导下,李鸿章在误国误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定式,由“择善固执”变成了一意孤行,其结果只能如《孟子?尽心上》所言:“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
李鸿章之执迷不悟,给晚清的中国外交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结果!反之,如果李鸿章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从善如流”来确保“择善固执”,他就有可能像林则徐、左宗棠、丘逢甲等人那样敢于向洋人说“不”字,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李鸿章:定式思维导致误国心结(4)
1901年11月6日,《辛丑条约》签订后四个月,李鸿章因为受尽洋人的气而病危,本已穿好寿衣,却挨至次日中午“目犹瞠视不瞑”。他的旧属周馥抚之痛哭曰:“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周馥曾赋诗以志怀念曰:“吐握余风久不传,穷途何意得公怜。偏裨骥尾三千士,风雨龙门四十年。报国恨无前箸效,临终犹忆泪珠悬。山阳痛后侯芭老,翘首中兴望后贤。”(《周悫慎公全集》诗集卷4)李鸿章就是死到临头,也表现出其超强的心理素质。他似乎在向世人呼吁:我受了一辈子的气,我不甘心啊!
骂他也好,赞他也好,心理学的分析无疑为他一生写下了最好的、中肯的脚注。
什么是心理定式
心理定式,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先准备的状态。它能影响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程度、方式,其中包括知觉定式、思维定式、观念定式、情感定式、意向定式等。定式实际上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心理背景,主要表现为态度的效用。国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是把态度作为定式的同义语来看待的。在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已有的心理定式既有积极效用,也有消极效用。从积极方面的意义说,已有定式能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程序,迅速地做出决策;消极方面则在于容易使决策者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固着嵌塞,缺乏变通,仿佛沿着一条不变的路径前进。这显然是有碍科学决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