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务水平很普通的医生,只要坐到三甲医院诊室,就往往有看不完的病人。 一家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医学院教授,省市学组委员,头衔与光环鲜亮,口碑与人品俱佳,在自己医院的专家门诊人满为患,络绎不绝,常常要限号。
最近要求技术下沉,与某社区“帮”、“扶”、“结”、“对”,每月利用周末开两天门诊,想想病人渴求的眼神,虽然有很多事走不开,抛妻弃子还是去了。当地宣传也做了,广告也登了,大街小巷也帖了,政府重视,医院热心,可是半年下来了,一天下来病人几乎不超过10个,少的时候1一2个病人。撤吧!对不起当地政府的投入;留吧!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时间。
这是一位前辈在某篇文章中分享的真实案例,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可不少。
警示医生创业的风险
这也让我想起另一个真实的案例。
主角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他毕业于国内知名医学院,研究生学历,主治医生,生,在某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行医。每天,他的病人都很多,某些时候甚至多过科室主任,他自认为自己技术好、服务态度也可以,因为业绩好,还上过当地报纸。
这一切让他踌躇满志,有了更多的想法。他认为,自己每月为医院创造十多万的业务收入,但到手的不过数千,这种分配机制太不公平。而且他买房成家,都需要更高的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他想摆脱这种吃大锅饭的体制,获得更多的行医自由。所以他认为,自己开个人诊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被“胜利”的感觉充满了头脑,很快就选择了辞职,离开了体制。投入了不菲的成本,购买设备和办下营业执照,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诊所。
梦想很买好,但现实太骨感。刚刚开业,还有一些熟悉的病人来找他看病。但因为自己的诊所不能够入医保报销,病人越来越少。因为没有病人,让他心急如焚,眼睁睁看着各种投入打水漂。在这种心理煎熬之下,不到一年时间,这家诊所就草草结束了使命。
很快,他又重新回到另一家体制内的三甲医院,病人又开始多得看不完。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
中国病人为何粉医院而不是医生?
原来,在中国,病人粉的是医院而不是医生!甚至,一些国内知名的专家也不能免其俗。比如知名的血管外科张强就有过这种体验。离开体制后,他曾经历过这种巨大落差,从络绎不绝地求医学者到门前冷清。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他表示: “更多的时候,西医看‘庙’,病人会根据医院等级和外界评价决定就诊场所,事实上对给他们看病的医生本人并不了解。”在他看来,自由执业医生在刚刚脱离体制时,缺乏病人关注是他们初期面临的一大困难。
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业务水平很普通的医生,只要坐到三甲医院诊室,就往往有看不完的病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多年垄断医疗支撑的积累,最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公立三甲医院成为一个当下最强势和成熟的品牌。与此相反的是,基层医疗长年贫血,医生队伍不稳定,流动性极大,经常遭遇缺医少药的局面,成为一个欠缺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地带。
而医疗偏偏是一个最需要信任感支撑的领域。这种信任感严重缺乏,并不是来一个知名专家呆几天,就可以扭转局面的。
其次,在这个民营医院缺乏规范,专家满天飞,泥沙俱下的当下,就医者饱受坑蒙之苦,也影响了他们对“专家”的判断力。没有办法分辨出,谁才是货真价实的专家。
有多少管理者能体验基层之弱?
基层之弱的源头在于竞争过度,分工不明确。三甲医院功能超前,面对种种疾病都来者不拒,大包大揽,甚至专家们花了至少一半的时间在常见病患者身上。事实上,分工合作只停留在纸面,分级诊疗成为空谈。不久前,还出现过一个患者深夜到三甲医院急诊排队看痘痘的案例。
当基层和兵强马壮的三甲医院站在了竞争的同一起跑线,必然意味着医疗的马太效应——弱者愈弱,强者越强。基层不断依赖政府扶贫输血,并且依赖成瘾,离开就不能存活。而三甲医院业务增长快,看病三分钟成为常态,不断开分院扩充病床,一切只因为病人太多了。
此消彼长,蛋糕就那么大,三甲病人越来越多的反义词,必然是基层越来越闲。
但很遗憾,这种基层之弱现在只有偶尔下沉的个别专家真实体验到。而更多掌权的管理者就医看病通常到大医院,享受开辟绿色通道的VIP服务,很难亲身体验到这种基层之弱。
扭转这种基层发展之痛,单单靠短时间内极少数的专家下沉扶贫,很难实现。它更需要一个长效的投入机制,确保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管理制度上的足够保障,塑造一个医疗品牌,需要自上而下的努力,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而这一切更考验的是管理者发展基层医疗的诚意! 来源:医脉通;作者:吴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