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未病平台@D1V1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为古人做心理素描之诸葛亮2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0445

329

主题

329

主题

329

主题

总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922350
发表于 2013-9-23 16: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中的心理学》:第3章:人格缺陷篇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1)
    第3章人格缺陷篇
    人格缺陷(personalitydefect)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冷漠、依赖、多疑,或者自负、孤傲、偏执、强迫等,甚至出现敌视、暴躁、冲动、破坏等。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也妨碍其正常的人际关系,进而对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的局面。在这种局面的形成过程中,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其著名的《隆中对》三分天下方针的指导下,诸葛亮辅佐刘备借荆州、占益州,西入巴蜀,连吴抗曹。终于在赤壁一战后,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得以成形。
    然而在诸葛亮主持蜀国政务期间,在《隆中对》的策略方针指引之下,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并且朝中事情,不分大小,事必躬亲,可谓是追求完美的代表。可恰恰因为他过分追求完美,导致军政管理上的诸多失误,使得蜀国实力衰弱,刘备克复中原的梦想终成泡影。蜀国之兴亡,可以说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是什么样的心理动因支持着诸葛亮一定要以《隆中对》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呢?他为何如此执著于完美呢?
    诸葛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具体反映在其主政蜀国的两大特点上:第一,军政管理,事无巨细;第二,连年北伐,穷兵黩武。而其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根源可以归结为“效忠以死情结”和“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追求完美,一方面让他自己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压力,导致他夙夜忧叹、身心疲惫,过早退出了历史舞台;另一方面也让蜀国后期缺明主、乏能将、国力衰微,真是可悲可叹。在心理学中,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中国台湾地区心理学家张春兴(1991年)在《张氏心理学词典》指出,完美主义是指:“在工作表现上对己或对人所要求的一种态度。持完美主义的人,对任何事都要求达到毫无缺点的地步,难免只按理想的工作标准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应否富有弹性或余地。”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2)
    史书中对于诸葛亮的记述十分丰富,使得我们有丰富的资料支持对于他人格特点的推断。诸葛亮治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体上讲,对于蜀国的巨大功绩和贡献,自古以来多无异议。而史学界争议最多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诸葛亮在政务军务上面事无巨细、务必躬亲的做法;二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连年兴兵北伐的战略决策。这两个方面都与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有密切的关系。
    由此,诸葛亮的工作状态完全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而这些都是他完美主义人格的典型表现:一方面,他本性上注意细节,务求完美;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才智超人,担心他人代劳不能尽善,因此不愿放权属下。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后果
    军政管理,事必躬亲
    撇开史书,先总结一下源于诸葛亮主政的成语,也收获颇丰。事无巨细,德薄任重,食少事繁。可见,其管理上事必躬亲的这一特点是广受世人关注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是说,诸葛亮一人身兼中央、地方两职,等于从大政方针决策,到政令下达到地方的具体实行,都是诸葛亮一个人来担纲。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可见,诸葛亮实际上将蜀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立法等方方面面都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首先,蜀汉朝中的人事考察和任免都由他亲自安排。他上表后主,安排了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将军向宠,到尚书、长史、参军等一般官员来管理国务。可以说,从上到下的整个行政体系,诸葛亮对每个官阶的人选都亲自考察任用。另据记载,甚至后主刘禅的纳妃,诸葛亮也曾以“甚贤”为由,力荐张飞之女入主后宫。
    此外,诸葛亮还亲自主持屯田、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派兵驻守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他亲自过问农业生产和蜀锦纺织业的发展;亲手改进兵器“连弩”,发明“木牛流马”,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此外还亲自将这些施政经历记述下来,多达24篇,14万余字。对此,陈寿谓曰:“亮言教书奏多客观,别为一集。”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3)
    正史中对于诸葛亮“事必躬亲”较为详细的记载是《襄阳集》中杨劝谏一节。主簿杨曾经见诸葛亮亲自校订簿书,于是说:“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此话让诸葛亮感触很深,在杨去世之时,诸葛亮为知己的故去垂泣三日。
    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永安病危,将管教儿子连同兴国安邦的内外事务托付给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为此,他夙兴夜寐,日理万机,意尤嫌不足。首先,诸葛亮情绪抑郁。对此,他自己的陈述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其次,诸葛亮有进食障碍,《魏氏春秋》记载:“亮使至,(司马懿)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食不至数升。宣王(司马懿)曰,亮将死矣。”再次,诸葛亮非常可能因为长期的工作压力和抑郁情绪而罹患身心疾病,《魏书》对此的描述是“亮粮尽食穷,忧恚呕血”。
    总之,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影响下细致辛苦的工作状态,以及由此导致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令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之后,带着无限的遗憾病殁五丈原,早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连年北伐,穷兵黩武
    据内地学者王国民先生(2006年)对史料记载的不完全统计,“自刘备攻占益州至蜀亡的50年间,蜀汉对外用兵近30次,其中大规模战争和军事行动将近20次”。而其中在刘备亡故,诸葛亮主政的短短11年间,他指挥的对曹魏的大战就多达七次,包括“五次出征和两次御敌”。五次主动出击的北伐战争,更是集中在六年时间里。笔者依照正史记载,将诸葛亮北伐年表整理如表3-1所示。
    表3-1
    蜀建兴6年春公元228年首次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
    蜀建兴6年冬公元228年诸葛亮再次北伐,蜀军出大散关,围攻陈仓20余日不下,粮尽而退
    蜀建兴7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4)
    蜀建兴9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伏杀魏将张。因粮草不济退兵
    蜀建兴12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因积劳成疾,病故五丈原
    诸葛亮每次出兵中原,都面临三大困境:山高路远、兵源不足、粮草不济。因此,尽管他对于每一次的作战都进行审慎的考虑和精心的部署,仍然不免负多胜少。单从兵力对比上看,蜀国就处于明显的劣势。据台湾学者陈文德先生考证,在第一次北伐前,“曹魏一方占有九州岛岛领地,总户数大约60万户,人口约为433万;孙权集团占有三州,总户数约52万户,人口约230万;而蜀汉只辖有益州,总户数约38万户,人口约94万。”由此,诸葛亮每次出山,魏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召集数十万军马对抗蜀军,这是蜀国倾尽国民也无法抗衡的。
    依内地学者吴国联先生考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实际兵力只有5万,而魏国单在长安就驻有20万部队,曹真、郭淮的20万部队迅速增援,其后魏明帝亲率30万大军作为后备。可见北伐受挫并非意外,依笔者之见,纵使马谡未失街亭,蜀国胜率依然不大。
    《三国志?诸葛亮传》曰:“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他五次北伐有两次就是因为粮草问题而退兵。唐朝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地区山势险恶,部队长途出征沿途缺少补给,只能依赖后方的粮草运抵前线,这种作战方式显然具有极大的风险,难以持久支撑。即使他才智过人,以木牛运粮,也是于事无补。诸葛亮在后期发现了之前的战略弊端,“是以分兵屯田”,可惜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由此,诸葛亮每次兵出祁山,在交通、兵源、粮草上均不占优势。在蜀魏国力悬殊至此的情况下,即便刘备在世,也未必会为了复兴汉室而如此穷兵黩武。诸葛亮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次次的举全国之力北伐曹魏,具有明显的偏执性行为特点。值得提出的是,六年五伐实际上是与诸葛亮的治国初衷相违背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了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陈述了一套整体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根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设想,复兴汉室的大业应当分为三个战略步骤:第一步,占据荆州,夺取益州;第二步,连吴抗曹,三分天下;第三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个三步战略表达的是诸葛亮稳步提升国力、伺机收服失地的思想。与此对照,诸葛亮的连年北伐显然有失理性。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5)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分析
    心理学上,完美主义人格一般用来描述一类负面的心理特征,临床上属于病理心理的范畴。那么,诸葛亮这种完美主义人格影响下的工作方式是否给他造成了不良影响呢?身心医学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和许多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内地学者王敬群等曾将完美主义与心理病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总结为六类,包括“①抑郁;②社交焦虑与社交恐怖;③人格障碍;④强迫症;⑤进食障碍;⑥身心障碍”。由此,我们可以经由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发现,给予诸葛亮“夙夜忧叹、食少事繁”以合理的解释。
    诸葛亮非理性的连年北伐,通俗地讲包含了他对既定理想与目标的执著追求,也包含有酬答知己、报知遇之恩的因素。就心理学而言,诸葛亮作为一个完美主义人格者,常因为对自己完美理想的信仰而陷入定式思维,因此才执著于频繁的军事行动。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诸葛亮如此苛求完美呢?这可以归结为他的两大情结,即效忠以死情结和克复中原情结。
    效忠以死情结
    《心理学大词典》将情结定义为:“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者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情结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见或偏好。情结也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难加以理性控制。
    诸葛亮去世之后,后主刘禅赐其谥号为“忠武侯”,可以说是对其忠诚的最大肯定。诸葛亮表现如此鲜明的誓死效忠,最为直接的心理原因,可以称为效忠以死情结。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在蜀中称帝,封诸葛亮为丞相时对他说:“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对诸葛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期望诸葛亮能够勤勉努力,尽心辅政。
    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于重要人物评价的高度重视,刘备的信任和期望就令诸葛亮逐渐将知遇之恩与其对完美道德的追求结合起来,形成了其对忠君报国这一完美形象的信仰。后来刘备托孤时的嘱托,更加强化了诸葛亮的这种完美思考。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6)
    章武三年春,刘备于永安病重,召亮于成都嘱托后事,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白帝城托孤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由刘备唱,因为他巧言托孤,给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由诸葛亮唱,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
    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亮的思维中形成了“效忠以死情结”。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蜀国的军务政务中出现任何纰漏,诸葛亮都会归咎于己。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理万机,意尤嫌不足。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
    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要是能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能报效其对先帝的一片忠心。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己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其实诸葛亮对于国力的衰弱并非没有意识。在第一次北伐前,他上书后主刘禅,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但是六年五征的偏执行为也是事实。如前文所述,诸葛亮连年兴兵是他完美主义人格的表现。具体地讲,他的完美主义人格之所以与连年北伐这一事件纠结起来,正是由于“克复中原情结”的作用。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表现出极高的自我评价。他虽在隆中躬耕陇田,却尽晓天下大事,一直在留心寻找可以使自己施展抱负的主公。笔者认为,诸葛亮生长在汉末战乱环境中,同时因为家庭上的汉臣背景及儒家教育,对篡权多为的军阀怀有鄙恶之情,一直称曹操为汉贼。由此,诸葛亮年轻时起就明确了“兴复汉室”这一政治理想。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称:“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因此,他要寻找的主公必须是一位刘姓的汉室宗亲。而当时刘姓权势人物只有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此二人皆无大器之相。所以诸葛亮其实早已注意到刘皇叔的存在,后来故意三顾而相见以试探刘备的诚心。一旦刘备表现出了诚意,诸葛亮即以三分天下之大计相告,刘备顿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于是一代君臣相依的楷模就这样出现了。由此可以说,诸葛亮期盼刘备之心一点儿不亚于刘备期盼孔明之心。
                  诸葛亮:鞠躬尽瘁源自完美主义(7)
    诸葛亮辅佐刘备,志在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可惜刘备中道故去,于是克复中原的重任就全落在诸葛亮一人身上。诸葛亮日夜图报先帝之恩,经年在外作战,不能督教后主刘禅及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使他们成为贪图安逸、纸上谈兵之徒。但在诸葛亮心中,中原一日不克,他就一日不心安。诸葛亮“克复中原情结”之深可谓到了强迫意念的地步。
    对于诸葛亮“克复中原情结”的形成,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论可资借鉴:“(亮)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也就是说,诸葛亮执著于克复中原,一方面与其一直以来的政治理想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对自身智力和道德上的优越感使得他不能信任他人。可悲的是,诸葛亮还是不辞劳苦,六年五伐,为了克复中原,匡扶汉室,病殁在克复中原途中。其“克复中原情结”之深,令人泣下。
    诸葛亮的人格悲剧就在于他过分地追求完美,既累死了自己,也拖累了国政。相比之下,东吴君臣,虽国势强过蜀汉,又据有荆州之战略要地,却从不言克复中原之事,而是随遇而安。由此,在东吴做臣子要比在蜀国轻松得多。难怪诸葛瑾有机会好好调教诸葛恪,使其父子皆成为东吴之权臣。在三国史上,诸葛瑾并不比乃弟功勋卓越,其子诸葛恪对东吴政坛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是乃侄诸葛瞻所能相比的。
    也不知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在九泉之下,怎样讨论这件事。
    完美主义人格的表现
    完美主义人格的具体表现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辛苦工作,注意细节,做事务求尽善尽美。
    ?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高于别人。
    ?要求规矩,缺乏弹性,容易产生对自己完美理想的信仰,从而陷入定式思维。
    ?行事谨慎,力图成功,不能宽容自己甚至他人的失误。
    ?非常在意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评价和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版权声明|项目入住:点击会员认证|微信:wx303770168QQ:303770168|防未病平台@D1V1网 ( 沪ICP备05028199号  

GMT+8, 2024-11-22 10:22 , Processed in 0.0636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1V1.com

© 2005-20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