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未病平台@D1V1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0

为古人做心理素描之海明威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0490

329

主题

329

主题

329

主题

总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922350
发表于 2013-9-23 16: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1)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塑造了许多硬汉形象,也疯狂地喜爱各种诸如斗牛一般的冒险活动。有趣的是,在1932年创作的一部关于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中,海明威写道:“一个国家要热爱斗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那里必须饲养公牛;二是那里的人必须对死感兴趣。”为什么海明威会把斗牛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呢?又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他最终以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呢?
    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罹患多种疾病,精神极度抑郁,经多次医治无效,终用猎枪自杀。海明威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如《第五纵队》、《丧钟为谁而鸣》等。50年代后,他以“宁可被消灭也不能被击败”的硬汉性格为主题,创作了《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以及代表作《老人与海》。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61年7月2日清晨,在美国艾奥瓦州肯乡居的书室中,美国当代一位伟大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把一支双管猎枪塞进嘴里,然后扣动扳机,轰然一响,毁掉了他自己大半个脑袋。
    自海明威自杀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海明威的人生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他有过辉煌,也有过绝望。为什么在海明威迷人成功的一面背后,却是失败的人生另一半?他的自杀是一种勇敢的“硬汉”之举,还是因为他再也无法承受“硬汉”形象给他带来的负担?这背后,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促使海明威做出如此之举?
    海明威对死亡的渴望
    在海明威的生活经历中,充满了各种冒险式的紧张与压力,他的内心也因此时刻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不停歇地旅行冒险,寻求各种刺激性生活,只是企图利用这些方式摆脱和逃避沮丧与低落的情绪。他在身体上企盼生存,在心理上却渴望死亡。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2)
    在海明威的著作如《在我们的时代》、《战斗者》、《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主题是失落、了结和死亡。海明威所塑造的英雄永远在失败中等待死亡,如果一个人要从死亡中显示出生命的光彩,要从死亡中走出幻灭的狭小世界,要从死亡的阴影中逃脱,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酗酒、性交、狩猎、打斗、流血、凶杀。
    1954年,55岁的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他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没能亲自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实际上,他那时候已经病得很重。他的血压高达215/125,他的胆固醇含量达到18%毫克,肝功能也出现了衰竭的症状。这时候,他的情绪出现了很大波动,而且感到眼球十分“干燥” “无眼泪”的眼睛是一种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1959年夏天,海明威为了庆祝自己60岁生日,破例在西班牙举行了一次铺张豪华的生日宴会。整个宴会延续24小时,由巴黎运来的香槟酒,从伦敦运来的中国菜,又向马戏团租来一个射击小队。然而这个时候的海明威,已经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障碍。他除了对别人说自己那些浪漫的往事之外,什么也不再提及。此外,他嘲笑自己的妻子,辱骂客人,使整个宴会气氛陷入尴尬。
    1960年,海明威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他产生了一种病态的固定观念:由于一次轻微的汽车相撞事故,他就担心自己会坐牢;尽管他在银行有足够的存款,但他相信自己再也买不起房屋;他时常感觉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间谍在不断地监视和跟踪自己。他在书桌前可以面对自己的手稿坐上无数个小时,而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要自杀的念头。有时,他久久地站在存放枪支的橱柜旁边,手里握着一支枪,通过窗户凝视着远处的山脉。
    从1960年11月到1961年6月,海明威两次被送往明尼苏达州的海奥医院。这是美国最好的医疗中心之一。医生采用电休克疗法对他的大脑进行治疗,但没有获得丝毫成功。海明威断言,在他的房间里藏着传声器,而医生都是秘密间谍。他的精神状况仍无好转,而且显示出越来越严重的自我摧残倾向。
    1961年7月1日,海明威和妻子以及一位朋友去一家饭店用餐。在餐厅入座后,他怀疑周围的顾客都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间谍。回到家里,海明威跟妻子玛丽一起唱了一首意大利民歌,最后海明威向妻子叫喊:“晚安,我的小猫。”这天夜里,他一个人睡在一间小房间里。7月2日早晨,玛丽被剧烈的嘈杂声吵醒。海明威被发现时,已经躺在门厅里。一支步枪就放在他的两条腿中间。血液和肌肉组织的液体飞溅到天花板上。海明威同时发射了两颗子弹,其中一颗子弹穿破了他的头颅盖。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3)
    从医学的角度讲,海明威的自杀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海明威的父亲用一把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杀。海明威一生似乎都在模仿并试图超越父亲,让自己表现得更为勇敢,就像所有的儿子都希望超越并战胜自己的父亲一样。海明威去世后,他最爱的妹妹厄休拉在夏威夷大学为文学创作设立了欧内斯特?海明威纪念奖,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能够扫除因海明威自杀而投下的阴影。当从医生那儿得知自己已身患癌症时,厄休拉于1966年服毒自杀。
    海明威的弟弟莱斯特在13岁时亲眼目睹了父亲自杀后的场面,这对他的影响极大,后来哥哥的自杀对他无疑又是一声晴天霹雳。1982年,当他的医生告诉他由于糖尿病的缘故不得不进行双腿截肢手术时,莱斯特也将一粒子弹射进了自己的头部。
    海明威的一个孙女(当过模特和影星)也死于自杀。
    海明威患有抑郁症
    在举枪的一瞬间,海明威到底患了什么病?可以说,除了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生理疾病外,在精神方面,海明威是个抑郁症患者。
    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是最可怕的疾病。医学家做过一个统计,世界上80%的自杀者都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中有20%以上最后因为不能忍受抑郁的痛苦而选择自杀。抑郁症在人群中的发病几率是80%。也就是说,80%的人一生中要受到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困扰,只是时间长短和病情轻重的问题。抑郁症可以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也可以让一个人整日生活在高度兴奋与狂躁当中。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
    对此,人们要先分清什么是忧郁症,什么是抑郁症。从医学角度讲,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它通常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等引起,包含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病症;抑郁症则属于精神病的一种,通常由于长期的自我仇视及情绪低落引起,包含狂躁症、双向抑郁症等。此外,忧郁症患者还多出现入睡困难,入睡1~2小时后即醒,醒后再难入睡等症状,并伴有坐卧不安、无缘无故的恐惧与焦虑等现象;而抑郁症患者则多出现沮丧、忧伤、自卑、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等症状。应该说,长期的忧郁症会导致抑郁症。
    总之,忧郁症是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是亚健康状态的突出表现,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抑郁症;而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也是情绪障碍的突出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完全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与身心健康。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4)
    就心理学来说,忧郁与抑郁是心灵枯萎的程度不同,是开心能力的不断下降。由此,维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本质上就是提高并维持一个人开心的能力。那么,海明威为什么会产生种种抑郁的症状呢?这要从海明威的幼年经历开始分析。
    海明威自杀意念的心理分析
    海明威在幼年时,和大他一岁半的姐姐马塞利娜长得极为相似,因此被他的母亲格雷丝当做性别相同的双胞胎一样对待。母亲格雷丝经常给海明威穿戴上女童的服装,如粉红的方格花布衣、带花边的白色兜帽、黑色的女童皮鞋、长筒袜。不仅如此,海明威的母亲格雷丝还希望他们“感觉就是双胞胎,什么都保持一致”。在这对假扮的双胞胎之间,马塞利娜在身体上的优势要比海明威大18个月,她不仅个头高,懂得也多,在海明威早年表现出对姐姐的爱戴背后,一直存在一种怨恨,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怨恨更加强烈。他一直称马塞利娜是个“排挤专家”,因为在竞争中,他一直被马塞利娜“排挤”出来,处于不利的地位。
    精神分析学家霍妮提出:由于各种不利的影响,儿童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结果儿童不能形成归属感,而代之以深深的不安全感和莫名的恐惧感,并将其称为基本焦虑。海明威本来是一个男孩,却被像一个女孩子一样对待,还人为地给他树立了一个似乎平等但却强有力的“对手”,这种人为的故意的养育方式带给海明威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这种焦虑,持续了他的一生,并成为他日后抑郁症产生的根源。
    为缓解焦虑,海明威必定在潜意识中采取各种方法,他有一种急切凌驾于他人之上的需求。但是,他的内心最终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他的需求,而且可以马上满足他的需求:通过想象。这种日积月累的想象工作最终在海明威心中创造出自我的一种理想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海明威赋予这个形象无限的力量和至高的能力:他变成一个硬汉、一个英雄、一个无所畏惧敢于冒险的人。这个形象的特点与他的特殊需求以及他的才能(写作)有关,他在其中找到了幼年时期缺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其后来的生活中,尽管海明威可能感到他的雄心或完美的理想是他想要达到的,但在潜意识里,他是被迫要达到的。也就是说,在海明威的身上,发生了自发性驱力和强迫性驱力之间的冲突,即“我想做一个硬汉”与“我必须做一个硬汉”之间的冲突。这时,他不再是一个追求者,而是一个被迫者了。他被迫表达自己,表现他理想化的自我,并将这种表达渗透到他现实的生活行为、人际关系和文学作品中。诚如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评说的那样:“一个敏感的人硬要充硬汉。”
                  海明威: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5)
    由此可见,海明威一生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达成“理想自我”这一任务,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内心指令系统,要求自己做绝对完美的理想形象—硬汉、英雄。然而遗憾的是,过于强烈的硬汉人生,会导致自我的刚愎自用,一旦“硬汉”遭受到打击,自我形象受到破坏,就会因为强烈的反差而产生情绪上的极端失望和绝望,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当海明威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硬汉、英雄”形象在疾病、衰老中逐渐倒下时,他没有能力再用自己的行为维护理想的形象,他体验到矛盾的折磨和痛苦,他感到焦虑与忧郁正在不可避免地侵袭而来。
    在海明威生活的最后十年里,他经常会无缘无故地用言语中伤他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庭广众或是私下里,每当他感到某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对他是一种威胁时,他会对别人的身体进行攻击,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指责对方断子绝孙、性无能、同性恋。同时,他还开始酗酒,希望通过酗酒以及沉溺于写作来改变这种局面,缓解焦虑,但当各种病痛使他无法忍受,健康不再允许、再也写不出作品时,海明威的安全感彻底丧失了,而且最主要的是,对现实的局面,他无能为力,他只能体验更深层次的焦虑和无助。
    最终,焦虑和无助激起了他对自己的敌意、愤怒、轻蔑和仇恨。
    任何形式的自杀都是一种谴责。海明威的自杀是对自己的谴责。对硬汉人生的追求成就了海明威一系列硬汉作品以及文学,可是最终对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神话”而自我谴责、自我憎恨,他对自己矛盾的生活恐惧并最终绝望,最后选择了死亡。
    海明威的自杀告诉后人:死亡臆想是人情感脆弱时的自由浮想,是人之常情的表现。如果这种死亡幻想进入一种偏执的状态,并且不断膨胀,那就会导致自杀。也就是说,很多有死亡动机的人只是无限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是举世无双、空前绝后的,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与死亡的意念作斗争,本质上是与自我无助感作斗争,也是在与偏执的膨胀作斗争。到头来,死只是一念之差、一相情愿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死带来的问题往往比它带走的问题要多得多。相信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大多误会了人生!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曾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愿所有珍惜生命的人,都记住这句话!
    心理学论自杀
    弗洛伊德认为:“生命与死亡的本能是人格中的建设倾向和破坏倾向。人生一开始就带有自我破坏的倾向,它结合种种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环境因素才可能构成自杀行动。”心理学认为,绝望是自杀的根源。它来自个人的孤独感、自卑感、无助感,以及精神疾患等因素。这些因素会使人感到受排斥、遭拒绝、被淘汰,令人感到倒霉的事情专门发生在个人身上。久而久之,人就会越来越绝望。自杀幻想多是自我偏执不断膨胀的结果。由此,有自杀意念的人大多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程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举世无双,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版权声明|项目入住:点击会员认证|微信:wx303770168QQ:303770168|防未病平台@D1V1网 ( 沪ICP备05028199号  

GMT+8, 2024-11-25 19:11 , Processed in 0.0628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1V1.com

© 2005-20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