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委表示,拟禁止美容美发、沐浴(含足浴)等生活服务行业个体工商户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 消费者花了数百元甚至上万元的钱,想图个方便、优惠,在美容美发机构办了预付卡。可万没想到,一转眼,商家要么使出“跑路计”:人去楼空,卷走大把钞票,让消费者徒呼奈何;要么上演“变脸术”:改换店名,想用卡再充资,让消费者越套越深。 今年以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已接相关投诉3000多件,而市工商部门处理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消费投诉达7702件,同比增长22%。 人间蒸发钱没了 “上个礼拜天我还在这里做头发,这个礼拜理发店居然跑路了!”近日,住在肇嘉浜路的陆小姐很是郁闷,原先自己在家门口一家美容美发院办了2000元的预付卡,前两天,该美容院的大门突然上了一把环形锁,内部的家具等也被清空,而之前一直甜言蜜语忽悠办卡充钱的理发师,也将陆小姐拖入了微信“黑名单”。 家住徐汇区三江路的孙先生反映,自己的母亲去年在“阿尼优美容美发美体连锁机构”办理了一张美容美发预付卡。孰料今年7月初,该美容院不打招呼就“关门歇业”了,“预付卡里还有900多元呢!” 记者根据读者陆小姐和孙先生提供线索联系商家,所谓的“负责人”电话始终处于关机或忙音状态。 改头换脸再充钱 市民王女士反映,原先家门口的一家美容院突然“改了名”,老“会员卡”需要继续充资后才能继续使用。 记者来到位于古方路上的该美容院实地探访。“办理我们的会员卡吧,每次可享8折优惠。”一进门,接待人员就卖力地推销起了预付卡,记者称原先来过这里,但似乎名字有变。装作犹豫时,该工作人员压低了声音:“我们和之前就是同一家,只是换了个名字。”对方还不忘嘱咐一句:“不要跟别人说,我们对外都说是换了个老板。” 市民苏女士反映,今年6月底她曾在位于虬江路1288号的尚熙理发店办理了一张价值580元的“会员卡”,一个月后,该店铺就开始装修。新店开张后,老板称跟老店“毫无关系”,要继续使用原来的会员卡,需要充1000元来“激活”。 10万企业发卡备案不足1% 今年,市商务委对美容美发、沐浴等重点行业的排摸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有相关市场主体共计17375家,发卡比例约42.3%,属于《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所针对的注册资金超过500万的集团化企业仅占约四分之一。大量发卡主体属于个体工商户,无法纳入《管理办法》范畴,行政部门无法可依。而这些处于制度空白中的企业,恰恰是纠纷发生的主要源头。 而另一项统计显示,全市发卡主体总数近10万家,实际备案的企业却还不足1%。针对此现象,市商务委表示,下一步将提高发卡准入门槛,对拟发卡的企业法人设置准入门槛进行备案,未备案企业不得发卡,同时拟禁止美容美发、沐浴等生活服务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 “小散乱”状态必须遏制 “如今美容美发行业‘乱发’预付卡现象呈爆发式增长。”市消保委法务部主任汪鸫表示,美容美发行业的预付卡乱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其准入门槛、实时监管、惩处力度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和滞后。当前规定下,针对违规发卡行为最高只罚3万元,却缺少停止发卡行为、吊销营业执照等强制措施,违法成本低。相比之下,有关部门的执法成本又很高,给预付卡管理带来了一些难度。同时,本市商务部门并无专业执法队伍,尽管日常监管中对涉嫌违法企业开展了约谈、责令改正等行政执法工作,但力度十分有限。 汪鸫表示,如今美容美发店行业呈“小散乱”的状态。“为数众多的美容美发店规模小、店面分散、乱象丛生,野蛮生长。”对于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发放预付卡的商家应存有自律。而对消费者而言,也需要衡量和评估自己的消费速度,理性购买商家提供的各类预付卡。“购买的周期越长,金额越大,显然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这时消费者也要留个心眼,适当考量下商家的‘成色’。” 汪鸫认为,美容美发和预付卡行业协会应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力度,比如引入黑名单制度等;可推广履约保险,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在必要情况下可引入“行刑对接”,让企业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给消费者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