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独霸3亿网民的“微博国”,强势态度明确,自由人造微博,草根织围脖,营销人耍微博,落实到企业,甜头虽意犹未尽,但确有有名无实之嫌,任浮夸沿袭,必将生灵涂炭。实业派认为,微博作为噱头的资格都没有,被利用的价值渺茫。 忽悠国,侃侃而谈
在正文上映之前,我有必要澄清一些基本的常识,并声明一些小人之见,企业微博营销系列文章非竞技类干货,请不修边幅的人主动绕道,我不接受漫无目的谩骂。
微博营销三不原则:不政治、不色情、不官方。
笔者曾担任西部某舒适家居企业官方微博的维护工作,对目前微博商业化运作的初始形态下,大企业漠视、小企业跃跃欲试的局面不忍忧虑,一方面是不甚确切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机制,另一方面是蜂拥而上的企业营销诉求,两者一直以来找不到最佳的契合之处。
微型企业对待微博的态度无非有三:
其一,可有可无不如不做;任何上升型企业,盈利固然重要,但也要避免节外生枝,微博渠道或许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口,但也增加了企业暴露己身劣势的可能,在此情形下,若无百分之百的把握,宁可弃之不用,在人多嘴杂的“微博国”,不说话是避嫌的最佳方式。
其二,希望与失望各占一半;起初,在媒介公司的怂恿下,不少具有前瞻性想法的营销总监会不约而同地加入到企业微博营销大军,但很快,默默无闻的行业信息被淹没在庞大的信息流里,绝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闭门造车,而非交由第三方代运营。
其三,意见最多但收效甚微;很多企业营销经理会在漫不经意之间自然而然的认为微博就是所有网络营销的集大成者、大救星,其实,微博根本承载不起如此厚重的期望,谋划深远的历周研讨会,成为堂而皇之的忽悠与反忽悠的场所。
微博营销之道:有为与不作为
微博有道,犹如做人,常年埋没,一朝争辉,静心而为,必有收获。
个人认为,企业的不作为毁了微博营销的有为。
现在,微博作为独当一面的营销窗口已被各大互联网企业验证并从容不迫的乐享其中,追根溯源,我们可以看到,官微在真正意义上拟人化运营,更多的是承担着与粉丝的情感交流而非信息互补,而内陆企业放不开自己的脸面,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传统观念很难与意向性用户打成一片,刚刚起步,就拒绝了与网民的平等对待,又谈何相亲相爱?
观念上的偏颇,势必造成微博内容与民不符,形式严谨缺乏变数,又会导致互动性下降。最终,拐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然后,将过失归结于微博专员的无能。其实不然,大家都在尝试的时候,误打误撞是常用的事情,微博专员不必过多迁就于企业变化不定的诉求,相反,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手册是维护双方利益的最合理方式。
在洽谈过程中,明确合作双方的职能,并不断从实践中完善补充,毕竟各行各业水深水浅不一,作为负责微博营销的团队应当尽快找到企业诉求与微博的最佳契合点,为企业创造价值责无旁贷。
|
|